疫情下的“网络祭扫”契合“清明”本义
   清明节扫墓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。2008年,国家正式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,放假一天。由此可见,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祖、缅怀祖先的节日,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点。
  “多情,无处可说,落花飞絮清明节”。危险的新冠病毒疫情夺去了3000多人的生命,让2020年的清明节更加忧心忡忡。人们希望在墓前祭祀祖先和死者,清除杂草,培育新土壤,表达对死者的孝道和思念。
   然而,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治的关键时期。虽然形势有所改善,但防治任务仍然艰巨而复杂,不聚集已成为防疫共识。传统的祭祀扫地模式会造成人员聚集,增加疫情防控压力。传统的祭祀形式,如烧纸钱、放鞭炮等,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。天津倡导“集体祭祀扫地”和“网上祭祀扫地”,正是时候为客人提供三项便捷的服务措施了。
   事实上,近年来,我国各地都在重点推进自然科学的生态绿色葬礼。虽然天津的“集体祭祀”、“网络祭祀”等祭祀形式是疫情期间推出的便捷服务,但未来可能会得到巩固和延续。因为这符合现代殡葬发展的绿色文明理念和改革方向,有助于促进殡葬改变习俗,建立殡葬文明的新时尚。
   我们可以看到,鉴于部分市民有葬礼需求,个别市民因特殊原因需要现场祭祀,天津还实施了“预约葬礼”和个别“预约葬礼”,不做“一刀切”,在确保防疫安全和人民健康安全的基础上,认真对待公众的个性化纪念要求,充满人性化关怀,让2020年的清明节增添了抚现记昔、珍惜生命、感悟生命的厚重意义。
   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应该继承传统,与时俱进。
   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应该继承传统,与时俱进。清明节在防疫期间的“网络祭扫”等新方式,既体现了缅怀祖先的情怀,又符合绿色环保、防控疫情的要求,符合民俗和时代潮流,因此得到了公众的认可。毕竟,无论如何,心存思念、真诚祭奠、感恩抒怀,都是清明节的重要意义。
更多资讯
天津陵园网
www.jnmudi.com
www.jnmudi.cn
					
疫情下的“网络祭扫”契合“清明”本义
-天津公墓网